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

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

shell01 2025-04-23 装修奥秘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伏羲与女娲是中华民族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与人文先始,如何在现代性艺术创作中呈现这样的人文先祖与内在精神?澎湃新闻获悉,4月22日,“兹山无尽——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”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幕并对外展出,其中18余米的巨幅布面重彩作品《伏娲纹铭图》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,这一巨作的人物形态在解构与重组中呈现出神秘仪式感,画面艳丽而浑厚,又充满现代张力。

艺术家石虎(1942-2023)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画坛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,也是有着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。此次展览以石虎晚年于广东山村隐居期间创作的30余件重彩画为主。

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

日暮图  148x105cm  布面重彩  2020年

据安徽省美术馆介绍,此次展览以石虎艺术生涯的最后十年,在广东省河源市山下村隐居期间创作的30余件重彩画为主。隐居十年间,他摒弃浮华,以直觉作画。石虎的重彩画是传统与先锋的激烈碰撞,既延续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,又以西方现代艺术拓宽了表现维度。不仅是视觉的革新,更是对周围自然、人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,对文化根源的深度探索。通过这一系列作品,观者可以欣赏石虎晚年创作的创新超越与激荡自由,体会艺术家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观、历史记忆、东方美学相融合,为观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感动。

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

茵提图  125x90cm  布面重彩  2020年

展览现场中,18余米的巨幅布面重彩《伏娲纹铭图》(见本文末)是展览的一大亮点,伏羲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,也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。在此幅作品中,观众可以清晰看到石虎纹象思维在画面中的体现,艺术家身上交织的原始野性、现代性探索与文化使命感,令人震撼之余更引发深层思考。《星河图》则是艺术家的自画像 ,星空下的孤影背负画具远行,怀乡情结与东方神秘意境,隐喻石虎一生漂泊求索的宿命感。《秋千图》、《欢天图》则以非理性色彩与线性张力,将民间壁画、皮影等传统元素解构重组,呈现原始主义的神秘震撼。

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

石虎晚年在广东山下村

学者、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将石虎的创作定义为“图像化的大地人类学”,其作品融合非洲岩画、玛雅文字、西南少数民族蜡染等多元文明元素,既是对全球化浪潮的回应,也是对中华文化“元浑”特质的溯源。王鲁湘说:“石虎‘世界绘画’的野心尚未被完全解码,而他的‘字思维’理论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符号学研究亦具启发性。他晚年的隐居与创作,恰似一场孤独的精神远征——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夹缝中,以画笔构建了一个元浑壮阔的世界。

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、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,“石虎画作中的解构与立体主义,不同于毕加索,他的罗汉、八仙也不同于中国古代壁画和雕塑。而是化为己有,这谈何容易?可以说,他是这个时代具有纪念碑式的一个艺术巨匠,他给自己的灵魂留下了精神和文化的肖像。”

据悉,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15日。

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,本文标题:《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,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